|
景观松的生长环境与后期移植的注意事项景观松是一种多年生长的观赏植物。松树的高度参差不齐,也是根据造型来决定树的高度。具有坚韧不屈的精神,其生存能力很强,适合任何环境种植栽培,抗干旱,具有较高的园林绿化工程运价值。 景观松幼苗地适应于地势平坦、排水设施较好土层深厚的沙土地比较好。早春解冻后可立即耕种,可削减景观松立枯病。 景观松怕涝,应采用高床耕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每10平方米用1公斤左右进行种植,可产苗1000至2000株。撒播后盖土1-1.5厘米,罩上塑料包装薄膜,可进一步提高发芽率。麦苗出齐后,慢慢增加自然通风时间,后期可以去掉全部的薄膜。耕种后麦苗带壳出土,约20天自行组织脱落,这段生长期间要避免发生鸟害。麦苗期应搭棚遮阴,避免暴晒,冬季要做好防寒。造型景观松幼苗的主根长,侧根短少,所以在移栽时要避免少伤侧根,导致枯竭。 景观松基地提醒,二龄苗裸根移植时保护根系,避免根系吹干破坏,应随挖随栽,每隔几年转堆一次,以促进须根生长,利于定植成活。一般美化均采用5岁以上造型黑松。冬初休眠,春初开冻时移栽效果好,移植时必须带土球,种植胸径12厘米以下的大苗,挖一个高120厘米,直径150厘米的土球,用草绳缠绕土壤固定,搬运时避免土球破碎,栽培后立即固定桩。 |